Search


《#她們》Little Women:致相依為伴的童年時光、敬各奔前程的必然分離
  • Share this:


《#她們》Little Women:致相依為伴的童年時光、敬各奔前程的必然分離

很難相信這僅是《淑女鳥》導演葛莉塔潔薇的第二部獨立執導作品。她將這部百年經典融會貫通,經過消化與反芻,重新雕塑出一部帶有傳統影子,卻也閃爍著嶄新當代靈感的改編作品。她胸有成竹地藉著百餘年前的作品,向當代觀眾談創作、談夢想、談錯過、談把握,整部作品充滿溫煦關愛、堅毅和慧黠。《小婦人》歷久不衰,透過這次的改編,納入了作家 Louisa May Alcott 的個人經歷,又進而提昇了原作品的高度。

還記得,小時候初讀《小婦人》時,總覺得大篇幅的日常流水帳頗為乏味,似乎少了些更刺激的跌宕起伏。長大後才明白,當你已經到了會回味兒時童年之時,那些日常的瑣碎公事,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庸碌和困窘、挫敗和克服,才是每個人生命中最珍貴的冒險故事。

前些日子重看小說,再看電影版的《她們》,給我的正是這樣的感觸。充滿觸感與嗅覺的家庭、對未來無畏的發夢、為自己在時間洪流中找到定位,以及那種不分種族、橫跨時空,人人皆為了更美好的世界,奮力在自己的崗位上拼搏的正向關懷之情,從這部片滿溢流淌而出。

葛莉塔潔薇自然是居功厥偉,看似不著痕跡的導演手法,卻精準地掌握了一家子鬧哄哄、此起彼落的談笑嬉鬧,在窄小屋子當中,展現了游刃有餘的場面調度和運鏡功力。此外,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發光的時刻,絕非只是喬馬區作為唯一主角的敘事觀點。演員的整體配搭和引發的化學效應,也讓人深深栽入那個書中的世界。

瑟夏羅南的喬,與她在《淑女鳥》的倔強奔放又不太一樣。在本片她雖然豪爽,但也有露出脆弱、孤獨、對自我充滿懷疑的時刻,那些她的特寫鏡頭中,都能見到她臉龐上閃爍變化的情感。佛羅倫斯普伊的艾米,則是這個版本的一大亮點。她在巴黎與提摩特的幾幕戲,氣場絲毫不輸對方。飾演媽媽的蘿拉鄧,在這邊有比《婚姻故事》更細膩的表現機會,也讓人看見母愛背後的堅強和黑暗。

本部片的敘事結構是將小說中相隔七年的兩段主要時間軸打碎重組、穿插呈現。這樣做法不僅大膽,更要對材料了然於胸。葛莉塔的劇本厲害就在這裡,不僅以此注入全新活力,更在跳接的前後鏡頭,安排了許多彼此呼應或應景的橋段和場景,劇本的巧思就藏在這裡。而她更在對白和佈景道具中,埋了許多出自原著的元素,像是艾米的鼻子、貝絲的娃娃、喬的草帽,許多小驚喜都在細節中。

比起《淑女鳥》,這部的製作規模提昇了許多,巴黎莊園和畫室的場景設計、模擬印象派畫作的膠卷攝影遠景、讓人看了目不轉睛的精緻服裝,以及輕巧卻韻味無窮的配樂,都為本片增色不少。除了一開始剪輯的步調有些趕促(多希望也能跟《愛爾蘭人》一樣拍三個半小時),但進入狀況後,最後堆疊而出的情感回報,仍是讓人徹底信服而惆悵的。

這是最棒的小說改編電影之一,有趣的是當中也對於書寫和「述說自己的故事」有不少的著墨。Alcott 將這些故事說出來、潔薇將這部片拍出來,我們都透過各式的書寫,試圖將那些快逝的美好凍結起來。這樣,瑪格、喬、貝絲與艾米的故事就此不再渺小,她們也不僅只是小小的女人。而當我們閱讀觀賞她們的故事時,也許就可以從她們那兒,擷取到一點她們各自的優雅、勇敢、善良與自信了。

-

#哭到嗆到
#1月22號上映
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 發行


Tags:

About author
哈囉大家好,歡迎來到【丹眼看電影】,我就是那個丹。 原本此專頁的英文名要取作 "Dan Cinema",沒想到臉書上有個遙遠的陌生人,姓氏就叫做 Dancinema ,也因此這個網址就被註冊掉了。轉念一想,改以法文的 "Dans le Cinéma" 為名,意思是「在電影院之中」,好像也蠻有意境的,而且法文就是潮。 近幾年網路上厲害的影評寫手們早就多到數不清了,但我不想走太文青的路線,我沒有太多電影基礎知識或文筆訓練,我只想用我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片的心得。另外就是仗著自己的一點語言能力優勢,以及宅宅的個性,每天都掛在國內外各大影視網站。與其自己獨享,不如將一些有趣的消息分享給大家。 我個人是比較專攻歐洲三大影展跟美國好萊塢的片,藝術片跟商業片都喜歡。至於國片、中國片、日韓片及東南亞等地區電影,我會努力攝取,但主力不會放在這邊。 總之希望可以創造一個影迷影痴的舒適圈園地,邀請你一起加入。然後也希望不要三個月後這裡就雜草叢生。請大家多多指教,讓我們一起切磋討論、一起享受電影吧!
丹眼看電影,全心感受光影之美 電影評論|影壇消息|影展動態|獎季分析
View all posts